第一七二章 天子西狩(上)(1 / 2)
&esp;&esp;天色阴沉。
&esp;&esp;一阵阵彻骨寒风席卷。
&esp;&esp;杨坚率领兵马,疾驰在关中平原之上。
&esp;&esp;他从长安出发,一路过灞上、新丰、郑县,翻过华山,正要抵达华阴县。
&esp;&esp;也就在这时,异变陡生。
&esp;&esp;华阴县附近,群山巍峨,怪石嶙峋,峰峦叠嶂,仿佛是一头头静卧于大地之上的洪荒怪兽。
&esp;&esp;杨坚等人正穿行于此间的时候,突见周围火把通明,无数兵马从四面八方杀奔而至。
&esp;&esp;兵马皆穿着铁甲,手持长刀,正是西凉军的打扮!
&esp;&esp;“杨贼,尔等多次害我,看我今日取尔等性命!”
&esp;&esp;兵马当中,一道壮硕身影十分显眼。
&esp;&esp;此人势若猛虎,面如雄狮,身披铁甲,手执长矛,腰悬硬弓,骑乘骏马,正是西凉枭雄,太师董卓。
&esp;&esp;董卓此人,年少时本就是西凉豪杰,曾经领兵大破匈奴,斩获千计,又力大无比,擅长弓箭,左右驰射,无不中者。
&esp;&esp;虽然近些年来位高权重,已经许久不曾亲临战阵,但是在世家欲置他于死地的情况下,董卓再次披挂上阵,重新拾起西凉猛士的威名。
&esp;&esp;随着董卓现身。
&esp;&esp;周围埋伏的西凉兵马一举杀出。
&esp;&esp;他们一个个如狼似虎,疯狂冲向被大军团团保护的杨坚。
&esp;&esp;杨坚身侧,猛将史万岁见状,立刻策马而出,他挥动长枪,身先士卒,连续斩杀多名西凉精锐,几乎快要突破董卓的包围。
&esp;&esp;“贼将休要猖狂,看我段文鸯来也!”
&esp;&esp;正当此时。
&esp;&esp;一声断喝传来。
&esp;&esp;旋即。一道虎背熊腰的身影,从董卓的身边飞马而去,直取阵中的史万岁。
&esp;&esp;段文鸯,乃是段煨之子,他武艺高强,擅长骑战,曾经担任飞熊军中的百人将。
&esp;&esp;此时看到史万岁在阵中左右奔驰,宛如无人之境,心中愤怒,当即策马杀出,要斩杀敌将。
&esp;&esp;很快,段文鸯手挥长刀,转眼间就杀到了史万岁面前。
&esp;&esp;他暴喝一声,长刀挥洒,一道道刀芒闪烁,直取史万岁而去。
&esp;&esp;史万岁力战此人,不过二十个回合,便觉得此人武艺高强,一百回合之内,恐怕不分胜负。
&esp;&esp;他心中挂念杨坚,不敢久战,只得虚晃一枪,朝杨坚奔去。
&esp;&esp;段文鸯战退史万岁,一招建功,更要步步紧逼。
&esp;&esp;他口中呼喝不断,手挥长刀,率领麾下精兵一阵冲杀,杨坚等人最终不敌,被董卓伏兵击退。
&esp;&esp;董卓等人击败杨坚,他看着杨氏兵马败走的方向,冷冷一笑,旋即下令,全军撤退。
&esp;&esp;获胜之后,董卓便不再往弘农方向进军,反而一路往北,入冯翊,过重泉、频阳,进入北地郡之中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杨坚被董卓伏兵所败。
&esp;&esp;只能徐徐退兵,撤回长安城。
&esp;&esp;还没有到达长安,在途中却遇到了李世民和杨林率军而来。
&esp;&esp;两人向杨坚行礼,李世民说道:“兄长,我们在城外扫荡董卓余孽,并未发现大部分兵马,反而杨林将军处,却有董卓精兵,偷袭长安,劫夺天子而去!”
&esp;&esp;听闻此言,杨坚顿时吃惊。
&esp;&esp;他立刻招呼兵马,在长安附近集中,准备集合全军之力,在关中地带封锁董卓,不让董卓把天子劫往西凉。
&esp;&esp;杨坚书信发出。
&esp;&esp;诸多兵马纷纷响应。
&esp;&esp;不过数日,皇甫嵩、王允、董承、伏完、士孙瑞等诸多汉室老臣皆率领家仆私兵前来集合,一同起兵,准备围歼董卓。
&esp;&esp;另一边。
&esp;&esp;董卓方面。
&esp;&esp;长安城附近。
&esp;&esp;大规模的兵马调动自然是逃不过董卓的眼睛。
&esp;&esp;谷北地郡,耀县城中。
&esp;&esp;一场军议在董卓的主持下开始了。
&esp;&esp;董卓看着地图,对众人说道:“如今张蚝的兵马在郿坞、雍县附近游击,那皇甫嵩大军屯驻扶风,此人当世名将,不可力敌,该以什么方式解救张蚝,让天子进入西凉呢?”
&esp;&esp;说到这里,董卓的目光落在了李儒身上。
&esp;&esp;李儒沉吟片刻,说道:“可用声东击西之法,让张蚝将军向北,引皇甫嵩追击,再有石勒、石虎兵马偷袭他的后方,击败皇甫嵩,从而救出张蚝将军。”
&esp;&esp;董卓闻言,思索片刻,旋即点点头,同意了李儒的意见。
&esp;&esp;之后,他派出十几路信使,带着公文军报,送往石勒及张蚝所在之处。
&esp;&esp;十几路信使,分散至各个方向。
&esp;&esp;在将公文送到石勒及张蚝手中时,也送到了皇甫嵩的手里。
&esp;&esp;槐里县,皇甫嵩军营。
&esp;&esp;“我等兵马驻扎耀县,将军可速引兵前来,之后同往西凉……”
&esp;&esp;皇甫嵩看着手里的公文,低声念道。
&esp;&esp;“父亲,这是董卓的公文?”
&esp;&esp;此时,皇甫嵩之子皇甫坚寿快步走来,问道。
&esp;&esp;皇甫嵩点点头,说道:“这是董卓给张蚝的公文,由此看来,他的确在北地郡,而张蚝应该也会往北地郡移动。”
&esp;&esp;“既然如此,我们当率军向北追击,迎接天子才是。”
&esp;&esp;皇甫坚寿皱着眉头,说道。
&esp;&esp;“不。”
&esp;&esp;皇甫嵩摆摆手,说道。
&esp;&esp;“需要防备董卓声东击西之计啊……”皇甫嵩目光落在了地图上。
&esp;&esp;“我带一半兵马北上,你带一半兵马留守此处,防备张蚝从这里突围,知道吗?”
&esp;&esp;皇甫嵩看着皇甫坚寿,口中说道。
&esp;&esp;“是!”
&esp;&esp;皇甫坚寿闻言,脸色一正,肃然拱手道。
&esp;&esp;不多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