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5节(1 / 2)
&esp;&esp;“你们若是办学堂,岂不是和杨家冲突了?”
&esp;&esp;“有什么冲突的,他是以赚钱为主,我们是以教书育人为主,目的不一样。”
&esp;&esp;“那也是和他抢人。”
&esp;&esp;“哼,他也配,学堂开起来后,会分两个班,一个是以扫盲为主,一个是以培养人才为主。”
&esp;&esp;“扫盲?”
&esp;&esp;“就是对那些不爱读书的,让他们只识字,省得当睁眼瞎。”
&esp;&esp;“哦?还有这说法。”
&esp;&esp;“好料子会被分到另一个班。”
&esp;&esp;“石头一人教两个班?”
&esp;&esp;“还有纪狗官呢。”
&esp;&esp;秦月喊这三字喊习惯了,老夫人一听就想笑。
&esp;&esp;“他可是三品大官,会来这里教孩子?”
&esp;&esp;“巴不得呢,就这还找机会往我家溜,缠着石头给他做饭,看吧,山水村很快就有他的宅子啦。”
&esp;&esp;老夫人咧咧嘴:“这么小的村子,都往这里挤。”
&esp;&esp;“以后人会更多,没准山水村,会变成山水镇也说不准。”
&esp;&esp;“还不是托你的福。”
&esp;&esp;日子一晃,出了正月。
&esp;&esp;天气渐暖,工人上工,村民贩货,不同的是,货再次提价,婉儿警告他们,若是发现有人把货倒卖给别人,秦家就会取消对村民的专卖,别的村子也可能卖货。
&esp;&esp;这下村民傻眼了,谁都不敢再倒卖给别人,一个个勤快的不行,家家买了牛车或螺车,自己出门卖去了。
&esp;&esp;他们担心外村的一来,分给他们的货就少了,习惯每天赚那么多,一下少了可不好受。
&esp;&esp;本来朱有财派人盯着这边,想按原计划收货,这下歇了菜。
&esp;&esp;那人回去后,把这事一说,朱有财差点没晕倒。
&esp;&esp;打了他不说,连货也断了他的,实在是太气人了。
&esp;&esp;王氏在一边也不敢说话,说什么?哪家的靠山都比她家硬,勾勾手指头就能收拾了她。
&esp;&esp;算了,还是忍气吞生,再想别的法子吧。
&esp;&esp;项氏别看在牢里待着,外面有什么风吹草动的,她都知道,都是从牢头嘴里套出来的。
&esp;&esp;听到朱有财的事,她咯咯的笑着。
&esp;&esp;“我就知道秦氏不会善罢甘休,她讨厌我归讨厌我,但是他那样做就是在打她的脸,活该,算盘打尽,最后落得一场空,你看吧,他跑到最后,秦氏也不会轻饶了他。”
&esp;&esp;牢头哼了一声:“你这么了解她?”
&esp;&esp;“那是,我若不是石头的娘,她早弄死我八百遍了。”
&esp;&esp;“你烧高香了,有个好儿子。”
&esp;&esp;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放我出去。”
&esp;&esp;“还想回村子?”
&esp;&esp;“她肯定不让我回去,只要不待在这儿,安排好住处,有足够的银子生活,在哪儿都成。”
&esp;&esp;“想的美。”
&esp;&esp;“我保证不折腾了,真的。”
&esp;&esp;第214章 她们都学会了
&esp;&esp;“好好待着吧,纪大人说了,他什么时候离任,什么时候放你走。”
&esp;&esp;项氏的心瞬间凉了,她叹了口气,手里剥着花生豆,一边吃,一边看着小窗户发呆。
&esp;&esp;这边,纪明堂在山水村,花高价买了一块地,十亩,派了府城最好的工匠去。
&esp;&esp;而他,天天没事去那儿溜一圈,然后回到青石镇的民生药铺。
&esp;&esp;衙门的事彻底不管了,交给他的手下打理。
&esp;&esp;郑班头,一过二月二,带着工人到了山水村。
&esp;&esp;一百多号人,浩浩荡荡的,到山水村的第一件事,就是安营扎寨。
&esp;&esp;那些工人分成两波,一波在洼地,一波在对面,谁干谁的活,省得乱套。
&esp;&esp;安排好后,他拿着图纸,找到秦月。
&esp;&esp;“我准备开始施工,图纸有没有要改动的。”
&esp;&esp;秦月取出新的图纸:“有一点,你看看,按照新的来,旧的给我。”
&esp;&esp;郑班头看完图纸:“那我就动工了?”
&esp;&esp;秦月给了他五千两银票:“不够了再来找我。”
&esp;&esp;郑班头这才想起一件事,忙把造价单给她:
&esp;&esp;“这个工程真不小,我初算了一下,光是材料和人工就得十万两白银,还不算别的。”
&esp;&esp;“十五万够不够?”
&esp;&esp;“差不多。”
&esp;&esp;“我给你二十万,多少就是它,给我干好,干仔细了。”
&esp;&esp;郑班头的嘴一咧,笑呵呵的说道:“必须的,那我去了。”
&esp;&esp;好家伙,他带人这一来,山水村比青石镇还热闹,有些商贩见这里还有游人,每天来此摆摊。
&esp;&esp;路两边,隔一段一个摊位。
&esp;&esp;村里的妇人见此,起了心思,也摆起了摊位来。
&esp;&esp;有卖鞋垫的,有卖干菜的,有卖小玩意儿的,这儿都快成了市场。
&esp;&esp;胡海每天捋着胡子,在村子里,笑咪咪的走来走去。
&esp;&esp;胡婶找秦月唠嗑,开心的不得了。
&esp;&esp;“咱村现在是越来越富,人越来越多。”
&esp;&esp;“是好事也是坏事。”
&esp;&esp;“坏事?”
&esp;&esp;“人多乱,说不准有偷儿,痞子,流氓什么的光临。”
&esp;&esp;“嘿,你放心,我家老头子找了十几个闲着的老娘们,只要看到就打,打不过喊人,在自家地盘怕了他们不成,再说了,不是还有你嘛,那大嘴巴子,她们都学会了。”
&esp;&esp;“呵呵,学这个做什么?”
&esp;&esp;“多待劲儿,我看得过瘾极了。”
&esp;&esp;“如今就你们老两口在老宅了,他们都搬出去了?”
&esp;&esp;“是啊,多清静,都在一个村儿,想去谁家就去谁家,他们巴不得我们去呢,一说去,赶紧做好饭菜